中新网广州9月14日电 (记者 王坚)据广州市科学技术局14日消息,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大湾区产学研精准对接会”已在该局和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南沙区管委会指导下举行,旨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
活动现场。大湾区科创服务中心 供图
活动上,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广州市智能软件产业研究院、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广州物联网研究院、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等7家新型研发机构,公开发布近百项最新核心技术成果,并重点对其中的11项科学技术成果进行路演,分享产学研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功案例和思考,以科技创新驱动力支持企业发展。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与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签约仪式。接下来,双方将秉持着“平等、互惠共利”的原则,进一步链接资源,在产学研合作上做出有益探索,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孙翔表示,此次合作鼓励了更多在穗机构与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合作,造福广州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
“本次对接会既是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又是科技界多方参与、多层交流、多维合作的平台。”大湾区科学论坛执行秘书长聂晓伟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发挥大湾区科学论坛汇聚创新资源的产学研平台作用,携手各界共同推动先进技术成果与湾区的产业对接。
“这次对接会成效显著,着眼于整个大湾区,以产业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深化科学技术产业金融融合发展。”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秘书长、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秦海鸥表示,希望此次战略合作达成后,在双方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协助技术落地,吸引更多创新资源聚集,激发大湾区科技创新活力。
据悉,大湾区科学论坛是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发起、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化论坛。(完)
中新网西宁9月14日电(祁增蓓)14日,以“保护知识产权 打击侵权假冒”为主题的2023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正式启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全国21个分会场之一的青海省,当日公开销毁400吨、货值1.7亿元的侵权假冒商品。
图为2023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青海分会场。祁增蓓摄
据介绍,青海省当天销毁的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分别来自该省公安、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烟酒、农资产品、食品药品、服装鞋帽、侵权盗版非法出版物等物品,涉及10大类、60多个品种,货值1.7亿元,此次销毁行动是青海省有史以来销毁参与单位最多、规模最高、数量最大的一次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销毁行动。
图为2023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青海分会场,展示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祁增蓓摄
按照依法处置、无害化处理、杜绝再流通原则,主办单位根据不同假冒伪劣产品特性,分别采取拆解、焚烧等分类处置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图为侵权假冒伪劣商品被集中无害化销毁。祁增蓓摄
此外,销毁全过程均视频记录,旨在有效防止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再次流入市场,巩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果,彰显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决心,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和积极的社会影响。
图为视频监控记录侵权假冒伪劣商品被集中销毁。祁增蓓摄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作为维护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内容,先后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破获侵权假冒刑事案件15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3名,捣毁制售窝点102个,涉案金额3.14亿。(完)